寻找锂电平替,安徽发出“钠”喊

在钠电元年的2023年,安徽关于钠离子电池(简称“钠电池”)的消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5月,总投资100亿元的众钠能源钠电池项目在安徽广德签约落户;4月,宁德时代宣布其钠电池将首发落地奇瑞车型,六安市金安区与乐凯数能举行钠电材料生产项目签约仪式;2月,由江汽集团与中科海钠联合打造的钠电池试验车公开亮相……

此外,安徽动力电池企业国轩高科也表示,公司正在进行钠电池样品的开发和生产。

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是整车中最重要的部件,占整车成本30%40%。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大省安徽,也一直紧跟动力电池发展的最新脚步,发出自己的“钠”喊。

锂电平替

锂资源的紧缺一直让人们寻找锂电的平替,钠电池被寄予厚望。

1870年,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首次提出了钠电池的构想,潜水艇“鹦鹉螺号”通过取得海水中的电解质钠,制成钠电池作为能源。

20世纪70年代,锂电和钠电同步开始研究,80年代后期,锂电得到快速发展和应用。钠电池受制于原材料等因素,到21世纪初才显露雏形。

钠电池之所以被看重主要基于三点。

一是钠元素成本较低。锂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065%,钠的含量为2.75%,因为钠元素的含量足够丰富,成本也随之降低,据中科海钠的测算,钠离子电池的材料成本,比锂离子电池低30%~40%

二是钠电池安全性较高。钠电池化学性性能稳定,不容易形成锂枝晶那样坚硬的枝晶,在安全性上较同类别的锂离子电池体系具有优势。

三是钠电池的能量密度。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钠电池的电芯能量密度大约为70-200Wh/kg,宁德时代曾于2021年发布了第一代钠电,单电芯能量密度达到160W/kg,已经可以与磷酸铁锂一战。

于当下,钠电池的安全性更为人所关注和讨论。据36氪报道,在高低温性能方面,钠电池的工作温度范围更广,可以在-40℃到80℃的温度区间正常工作,在-20℃的环境下容量保持率接近90%,优于锂电池。

在应用场景方面,近年来我国钠电池已在两轮电动车、低速新能源A级汽车、储能领域等展露头角。

安徽布局

钠离子电池产业链涵盖上、中、下游三个部分。

其中上游为原材料供给和电极材料合成,主要原材料包括纯碱、铝箔、锰矿等,以及各类辅材,涉及基础化工和有色金属等产业;中游为电芯封装、电池系统构建与集成等,涉及各类耗材和电子元器件;下游为终端应用市场,主要包括储能和低速电动交通工具等。

36氪安徽梳理发现,安徽在钠电池上、中、下游均有布局。上游端,位于安庆的安徽曙光化工集团生产钠盐、硫氰酸钠等产品,此外安徽曙光化工集团是为全国乃至亚洲规模最大的氰基化学品生产基地、中国首家《国际氰化物管理规范》认证企业。

中游端,中科海钠在安徽阜阳建成了全球首条GWh钠离子电池生产线,202211月产品下线。值得关注的是,作为钠电新势力,中科海钠是以技术起家,是国际最领先的技术开发团队之一,拥有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陈立泉院士、胡勇胜研究员为技术带头人的研究开发团队。

下游端,主要是汽车主机厂,比如之前亮相的江汽钠电池汽车“思皓花仙子”,该汽车是与中科海钠合作研制,在快充状态下30%-80%电量充电时间保持在15分钟内,均少于目前市面上车型快充到80%超过30分钟的时长。该车拥有约为250公里的续航里程,正式走出了钠电上车“第一步”。

除了新能源汽车,安徽在低速和储能领域的钠电亦有项目落地,今年5月,总投资100亿元的众钠能源钠离子电池项目在安徽广德(为宣城市代管市)签约落户,这是国内目前单体规模最大的钠电项目,也是聚阴离子技术路线在体现其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后的第一个量产项目。

36氪安徽注意到,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大省,安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合肥、芜湖的基础上,已经出现明显的产业链溢出效应,比如钠电池,国内知名厂商在阜阳和宣城设厂。

这也得到了安徽省政策的支持。

528日,安徽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建设方案》。其中提出在智造生态建设上,安徽将构建“合肥-芜湖”双核联动、多点支撑的一体化发展格局。根据16个市产业基础和优势,明确各市重点发展方向。

安徽,亦将在钠电这一细分赛道步履不停,持续创新。(来源:36氪)

  • Add: 中国·河北·保定市
  • Fax:
  • Email: J.Zhao@ledphor.com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17        Copyright:河北利福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Technical Support:Shijiazhuang Renwei KeJi        冀ICP备2023041039号